你的位置:在线配资平台_专业股票配资_正规股票配资网站 > 话题标签 > 评论

评论 相关话题

TOPIC

当前,国产大豆存在食用大豆过剩、油用大豆短缺的结构性矛盾,种植结构与产业需求断裂是重要原因。今年,我国打出支持大豆生产“组合拳”,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豆积极性,巩固大豆扩种成果。接下来,应从大豆种植到消费全链条入手综合施策,重塑国产大豆产业链,构建“食用大豆功能化、油用大豆高效化”的双轨发展体系,在支持发展国产食用大豆产业的同时,发展国产油用大豆产业,破解结构性过剩问题,拓展发展空间,实现国产大豆产业提质增效。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,大豆自给率不足20%,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大豆以满足
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,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。这一决策部署是为了帮助中小企业突破当前发展困境,抓住技术变革机遇,提升竞争力,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败,关乎经济发展大局。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,其庞大的基数决定了数字化转型的规模效应。若大量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提质增效,将提升整个制造业的韧性与活力。反之,则可能影响全产业链智能化进程,不仅无法发挥协同效应,甚至可能出现头部企业“孤岛效应”。中
赤字率是宏观政策的重要风向标,关系经济总体运行。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今年赤字率拟按4%左右安排、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,赤字规模5.66万亿元、比上年增加1.6万亿元。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,传递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、强力提振经济的重要信号。 当前,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着较大的内外部压力,其中,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不确定性上升。从国内看,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,有效需求不足,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。应对困难和挑战,需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最大限度对冲一系列压力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
近日,经国务院同意,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《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(2025—2030年)》。文件首次提出推进营养型农业,为现代农业发展打开了新视野,被社会关注。 营养型农业是以可持续的方式满足居民膳食需求的新型农业范式。早在2013年,国际上就提出了营养导向型农业的概念,旨在应对人口增长背景下的营养不足、营养过剩等诸多问题,确保食物安全。对我国来说,农业生产既要关注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,还要关注种类丰富和营养提升。加快形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,是农业发
在工业化、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,我国各地形成了一些城中村。城中村普遍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、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多、配套设施落后、环境脏乱差、社会治理难等突出问题,需实施改造。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。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,不仅能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,还将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建设宜居、韧性、智慧的现代化城市。 城中村改造扩大规模,让更多城中村居民看到了居住条件改善的希望。2024年,我国城中村改造扩围至300多个城市,全年共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863
近期,有媒体对市面上多款号称“零添加”的酱油进行了测试,并在部分产品中检出重金属。其中,主打零添加概念的千禾酱油还被发现,其瓶身上醒目的“千禾0”并不是零添加的保证书,而是企业注册的商标。这就好比消费者满心期待地点了一份海参炒饭,结果只是炒饭的厨师名叫海参。 对于可能动摇品牌根本的质疑,企业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。然而,从持续升温的质疑声浪来看,消费者担忧的可能并不是这一份“海参炒饭”,而是害怕今后餐馆都雇用名叫海参、鲍鱼、龙虾的大厨来做饭。那时,谁又能保证每次端上来的饭不会假借厨师的名字充数?
我们用的电是什么“颜色”的?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重要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要求,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。针对绿色消费的主要阵地——电力消费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等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《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提出,大力培育绿证市场,激发绿色电力消费需求。这张名为绿证的“电力身份证”,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? 电力看不见摸不着,但它的“出身”影响着地球的未来。绿证,正是区分电力属性的“裁判”,它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。与直接进
我国食用油自给率较低,对外依存度较高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挖掘油料增产潜力。稻谷、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既是主食重要原料,也是谷物油料来源。发展粮食精深加工,可生产出米糠、麸皮、玉米胚芽等加工副产物,进而可以生产营养价值较高的谷物油,可以提高粮食附加值,还能提高食用油自给率,一举多得。 推动谷物油产业化发展,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食用油版图,推动食用油供给体系向“多元化、内循环”转型。我国传统食用植物油包括大豆油、菜籽油、花生油等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增加,我国油料油脂进口持续增长。在当
数字产业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达35万亿元,同比增长5.5%。深挖数字产业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,发挥数字产业的融合赋能作用,还将释放更强动能。 数字产业增长势头强劲。数字产业是提供与数字技术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,主要涵盖电子信息制造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、通信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四大行业,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支撑。在我国经济承压时,数字产业依然显示出较强的产业韧性与辐射带动作用。20
“21世纪什么最贵?人才!”今年开年以来,各地打响新一轮“抢人大战”。比如,广州南沙不仅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和面试路费补贴,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生、硕士、博士每月还可分别申领1000元、2000元、4000元生活补贴,连续支持30个月。苏州提出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顶格支持,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和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。 近年来,城市间的“抢人大战”屡上热搜,但过去往往由二线或以下城市发起,而今年多个一线城市也纷纷下场“抢人”。比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应届毕业生推出“求职7日免费住宿、实